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首个水果分级标准发布 好不好吃从此一眼看穿?

发布时间:2024-12-11 09:35:16来源:

近日,深圳发布了全国水果质量分级试点的首个评级标准,首批被评级的三款水果也在商超上架。媒体记者了解到,深圳对水果质量分级,通过具备国家认证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、优质水果基地评审,最终获得相应等级“深圳标准”使用资质,将水果分为A+、A和B三个等级。这意味着消费者今后购买水果时不仅可以看到外观上的区别,还能通过标签了解内在质量和安全水平。

对此,网友是一片热议。从网友的观点来看,各人口味都有差异,同一类水果是偏甜好还是偏淡好,个头大好还是个头小好,可能很难分出优劣。如果单纯从农作物角度去管控品质分级,这个和最后作为消费品的选择与偏好,也未必有对应关系。市场每天都在经历大量的挑选和淘汰,消费偏好因时因地而变化。给它A+未必就有高销量,给它低等级未必就不受欢迎。比如卖给奶茶店,再差的水果都可能很畅销。

此外,网友还关心管好水果安全才是首位。对于水果生产过程中,是不是有违规药物的使用,有没有农药残留、是不是有转基因的风险等,甚至更深层次的,比如各类水果对人体的适应性是不是应该有更加细分的推荐,其实都是需要明确了解的。网友还会质疑,如果某基地生产的安全水平低,而获得了B,那这类水果还要上市吗?谁会吃一个B级安全的水果?

实际上,标准体系早已存在,龙头企业内部标准高于行业标准,这也是大多数行业的惯例。国内一些大型企业,从采购、采后、物流、营销、品牌、门店、信息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条龙体系,打造出水果产业链和专营连锁业态。通过采购标准、品控标准、配送标准、收货标准和销售标准,层层把关,进而分出了招牌级、A级、B级、C级等类型。好看、好吃与放心实现了比较好的统一,并与价位相对应。这种标准关乎企业竞争力,更能塑造企业运营的质量水平。最后,消费者不用看分级,只要看价位就能和品质关联起来,并获得比较稳定的预期,降低买错和吃错的风险。

相比之下,机构的评级主要是为了协助好企业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,那么这种评级是不是真的能保证及时、客观、长期稳定,是不是真的能够和消费评价体验相关,会不会有操作的空间,这些都是分级标准在实施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。如果分级标准和消费者实际体验出现了偏差,又会不会得到纠正,外部的层层把关会否增加更多的中间成本?各种疑虑也是应该有更加透明的回应,标准才能更有公信力和市场影响力,并走得更远。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